黑中盘胜

李世石九段
第11手
1  
0/45  ...
第15手
15刺,再次震惊世界!好俗的一手,几乎所有的围棋老师都会告诉你,这步棋不好,如果你下了,首先你会受到老师的批评,可是AlphaGo永远不会在乎别人的评价。 在提高围棋水平的路上,我们都需要经历学习的过程,学习定式、布局、棋形、方向等等,当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,我们还需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,可是要想达到宗师级的水平,这还不够!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,学习到的东西也同时束缚了我们的创造力,所以真正的挑战是摆脱所有之前知识的束缚,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棋里,摆脱所谓的 “对”与 “ 错”的观念,从而寻找围棋本质的东西,即子与子之间的联系与作用。或许这样才会达到我们所说的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吧。当然,AlphaGo也是从学习人类的基本围棋知识开始的,但是由于它先天的原因,AlphaGo永远不会被固有的思想所禁锢,一切只是以结果来决定,所以它可以更容易下出拥有创造力的棋。 在人类围棋历史上,我个人认为有两段历史有着决定性的意义。第一段,吴清源时代,吴清源大师的不凡不仅仅是那盘星、三三、天元的布局,而是他要告诉人们,围棋可以按照我们所想要的方式来下,毕竟那是一个只能下小目的时代。从此之后,围棋的布局百花齐放,我们所熟知的布局,例如中国流等等就是那之后开始流行的。但是,围棋很多定式与局部定型依然停留在一个完全理论的世界。 第二段,韩国流时代。这个时代并不一定是某一个人。从李昌镐开始,韩国棋手尝试将近代的定式进行大胆的改变,最初被冠以俗手,恶手等说法。不过事实胜于雄辩,随着对棋形的深入研究,大量的老定式被淘汰,我们发现很多老定式成立的原因仅仅是大师们曾经下过而已,往往很多变化存在着致命的弱点。在某种意义上,这也使我们摆脱束缚,下出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新定式以及新布局,例如现代的迷你中国流布局等等。归根结底,我们更加敢于尝试了。这应该是对围棋局部理解的一个飞跃。 但是随着网络的高度发展和进步,棋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,尝试与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,很多基本的理论知识我们还很难逾越,可是围棋毕竟很丰富,我们之前的理论都是对的么?或许AlphaGo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围棋史上的第三次飞跃!勇于尝试我们传统围棋理论之外的棋,下出属于自已完全自由的棋。就算从爱好者的角度看,这样围棋也会更精彩。 值得欣慰的是,自从AlphaGo下过本谱15刺以后,越来越多的棋手发现这步交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俗,很多时候,想刺已经来不及了。在最近的很多职业棋手的棋谱里大家已经开始尝试下这步棋了,毕竟进步是从勇于尝试开始的!...
第36手
第37手
本谱只有一步棋,黑37 !震惊世界的一步,甚至在屏幕上显示的那一刻,很多人认为棋谱出错了。 因为我裁判的工作主要是数棋,所以坐在棋盘前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,我想如此重要的历史对局,如果没有一篇观战记,那就太可惜了,虽然我并没有写观战记的经验,不过我的想法很简单,只是将比赛的气氛,棋手的情感波动,以及一些细微的动作等记录下来,这样也许可以更好的让大家感受对局当时的情景。 对于黑37,我当时的对局感想是这样写的, “这里!!!,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!”,“不过从大局看,也没什么不好的,毕竟方向是对的”, “AlphaGo特别注重子与子之间的配合,围棋怎么下都可以了!这步棋要火!”, “人是不敢下这里的,因为难度太大!但是AlphaGo可以,这也许就是AlphaGo的自信吧”。 观战时,这步棋对我的情绪影响非常大,从最初的不理解,到后来的震惊与享受,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围棋的一句谚语: “高者在腹,下者在边,中者占角” 。而现代围棋,因为水平的接近,以及比赛的压力等,大家更倾向于角部与边上的变化,而AlphaGo对中腹的掌控能力确实是独一无二的。或许通过AlphaGo,我们又可以向“高者” 这个概念迈进一步。 回到棋上,用最图像的方式给大家解释,黑棋37一子,与下边△标示的黑棋形成一个无形的网,黑棋立刻在中腹形成了潜力,虽然黑棋可能会帮助白棋在右边成空,不过因为白棋A位一子已经非常结实了,本来右边打入的意义也不大,当然将四路空送给白棋还是有所不舍,不过没有舍,哪里有得呢? 后来,当我回到DeepMind查看本局的相关资料,发现其实几手棋之前,AlphaGo最初的想法并不是37,而是变化图6。只是在白棋高拆二的时候,它才想到了这步棋,甚至所有数据显示,AlphaGo认为人类棋手是绝对不会下这步棋的,而变化图6是大多数棋手会选择的,不过AlphaGo很任性的认为,37更好! 因为今天下的比较慢,所以在黑37落子之前李世石就去抽烟了,回来还没有坐下,立刻就看到了黑37,先是一愣,接着笑了笑,坐下来,开始长考,从最初的神态轻松到后来的神情凝重,时间一点一点的往前走着。 ...
1  
0/5  ...
第39手
1  
0/7  ...
第63手
1  
0/3  ...
第79手
1  
0/5  ...
第11手
1  
0/45  ...
第15手
15刺,再次震惊世界!好俗的一手,几乎所有的围棋老师都会告诉你,这步棋不好,如果你下了,首先你会受到老师的批评,可是AlphaGo永远不会在乎别人的评价。 在提高围棋水平的路上,我们都需要经历学习的过程,学习定式、布局、棋形、方向等等,当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,我们还需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,可是要想达到宗师级的水平,这还不够!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,学习到的东西也同时束缚了我们的创造力,所以真正的挑战是摆脱所有之前知识的束缚,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棋里,摆脱所谓的 “对”与 “ 错”的观念,从而寻找围棋本质的东西,即子与子之间的联系与作用。或许这样才会达到我们所说的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吧。当然,AlphaGo也是从学习人类的基本围棋知识开始的,但是由于它先天的原因,AlphaGo永远不会被固有的思想所禁锢,一切只是以结果来决定,所以它可以更容易下出拥有创造力的棋。 在人类围棋历史上,我个人认为有两段历史有着决定性的意义。第一段,吴清源时代,吴清源大师的不凡不仅仅是那盘星、三三、天元的布局,而是他要告诉人们,围棋可以按照我们所想要的方式来下,毕竟那是一个只能下小目的时代。从此之后,围棋的布局百花齐放,我们所熟知的布局,例如中国流等等就是那之后开始流行的。但是,围棋很多定式与局部定型依然停留在一个完全理论的世界。 第二段,韩国流时代。这个时代并不一定是某一个人。从李昌镐开始,韩国棋手尝试将近代的定式进行大胆的改变,最初被冠以俗手,恶手等说法。不过事实胜于雄辩,随着对棋形的深入研究,大量的老定式被淘汰,我们发现很多老定式成立的原因仅仅是大师们曾经下过而已,往往很多变化存在着致命的弱点。在某种意义上,这也使我们摆脱束缚,下出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新定式以及新布局,例如现代的迷你中国流布局等等。归根结底,我们更加敢于尝试了。这应该是对围棋局部理解的一个飞跃。 但是随着网络的高度发展和进步,棋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,尝试与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,很多基本的理论知识我们还很难逾越,可是围棋毕竟很丰富,我们之前的理论都是对的么?或许AlphaGo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围棋史上的第三次飞跃!勇于尝试我们传统围棋理论之外的棋,下出属于自已完全自由的棋。就算从爱好者的角度看,这样围棋也会更精彩。 值得欣慰的是,自从AlphaGo下过本谱15刺以后,越来越多的棋手发现这步交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俗,很多时候,想刺已经来不及了。在最近的很多职业棋手的棋谱里大家已经开始尝试下这步棋了,毕竟进步是从勇于尝试开始的!...
第36手
第37手
本谱只有一步棋,黑37 !震惊世界的一步,甚至在屏幕上显示的那一刻,很多人认为棋谱出错了。 因为我裁判的工作主要是数棋,所以坐在棋盘前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,我想如此重要的历史对局,如果没有一篇观战记,那就太可惜了,虽然我并没有写观战记的经验,不过我的想法很简单,只是将比赛的气氛,棋手的情感波动,以及一些细微的动作等记录下来,这样也许可以更好的让大家感受对局当时的情景。 对于黑37,我当时的对局感想是这样写的, “这里!!!,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!”,“不过从大局看,也没什么不好的,毕竟方向是对的”, “AlphaGo特别注重子与子之间的配合,围棋怎么下都可以了!这步棋要火!”, “人是不敢下这里的,因为难度太大!但是AlphaGo可以,这也许就是AlphaGo的自信吧”。 观战时,这步棋对我的情绪影响非常大,从最初的不理解,到后来的震惊与享受,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围棋的一句谚语: “高者在腹,下者在边,中者占角” 。而现代围棋,因为水平的接近,以及比赛的压力等,大家更倾向于角部与边上的变化,而AlphaGo对中腹的掌控能力确实是独一无二的。或许通过AlphaGo,我们又可以向“高者” 这个概念迈进一步。 回到棋上,用最图像的方式给大家解释,黑棋37一子,与下边△标示的黑棋形成一个无形的网,黑棋立刻在中腹形成了潜力,虽然黑棋可能会帮助白棋在右边成空,不过因为白棋A位一子已经非常结实了,本来右边打入的意义也不大,当然将四路空送给白棋还是有所不舍,不过没有舍,哪里有得呢? 后来,当我回到DeepMind查看本局的相关资料,发现其实几手棋之前,AlphaGo最初的想法并不是37,而是变化图6。只是在白棋高拆二的时候,它才想到了这步棋,甚至所有数据显示,AlphaGo认为人类棋手是绝对不会下这步棋的,而变化图6是大多数棋手会选择的,不过AlphaGo很任性的认为,37更好! 因为今天下的比较慢,所以在黑37落子之前李世石就去抽烟了,回来还没有坐下,立刻就看到了黑37,先是一愣,接着笑了笑,坐下来,开始长考,从最初的神态轻松到后来的神情凝重,时间一点一点的往前走着。 ...
1  
0/5  ...
第39手
1  
0/7  ...
第63手
1  
0/3  ...
第79手
1  
0/5  ...
max0327 写于 2016-7-25 12:03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Jerry925 写于 2016-8-19 13:14
.........?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tonydm 写于 2017-5-17 12:24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願不離觀世音 写于 2018-5-20 10:19
為啥黑棋151不下在F10啊? 南無阿彌陀佛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wx_028537619434 写于 2020-2-14 04:43
ufo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罗桢子 写于 2020-2-27 04:16
评论中“李世石太笨了”是什么鬼。。。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cenfengrui 写于 2020-3-19 10:49
。。。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小马大哥 写于 2020-3-20 07:49
。。。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浣纱轻语 写于 2022-8-4 03:13
@願不離觀世音,下f10的话白可f9打,黑e8接的话白f12打后e14门吃,黑棋崩溃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wx_5846249219128 写于 2024-1-18 02:58
好棋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第11手
1  
0/45  ...
第15手
15刺,再次震惊世界!好俗的一手,几乎所有的围棋老师都会告诉你,这步棋不好,如果你下了,首先你会受到老师的批评,可是AlphaGo永远不会在乎别人的评价。 在提高围棋水平的路上,我们都需要经历学习的过程,学习定式、布局、棋形、方向等等,当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,我们还需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,可是要想达到宗师级的水平,这还不够!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,学习到的东西也同时束缚了我们的创造力,所以真正的挑战是摆脱所有之前知识的束缚,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棋里,摆脱所谓的 “对”与 “ 错”的观念,从而寻找围棋本质的东西,即子与子之间的联系与作用。或许这样才会达到我们所说的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吧。当然,AlphaGo也是从学习人类的基本围棋知识开始的,但是由于它先天的原因,AlphaGo永远不会被固有的思想所禁锢,一切只是以结果来决定,所以它可以更容易下出拥有创造力的棋。 在人类围棋历史上,我个人认为有两段历史有着决定性的意义。第一段,吴清源时代,吴清源大师的不凡不仅仅是那盘星、三三、天元的布局,而是他要告诉人们,围棋可以按照我们所想要的方式来下,毕竟那是一个只能下小目的时代。从此之后,围棋的布局百花齐放,我们所熟知的布局,例如中国流等等就是那之后开始流行的。但是,围棋很多定式与局部定型依然停留在一个完全理论的世界。 第二段,韩国流时代。这个时代并不一定是某一个人。从李昌镐开始,韩国棋手尝试将近代的定式进行大胆的改变,最初被冠以俗手,恶手等说法。不过事实胜于雄辩,随着对棋形的深入研究,大量的老定式被淘汰,我们发现很多老定式成立的原因仅仅是大师们曾经下过而已,往往很多变化存在着致命的弱点。在某种意义上,这也使我们摆脱束缚,下出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新定式以及新布局,例如现代的迷你中国流布局等等。归根结底,我们更加敢于尝试了。这应该是对围棋局部理解的一个飞跃。 但是随着网络的高度发展和进步,棋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,尝试与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,很多基本的理论知识我们还很难逾越,可是围棋毕竟很丰富,我们之前的理论都是对的么?或许AlphaGo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围棋史上的第三次飞跃!勇于尝试我们传统围棋理论之外的棋,下出属于自已完全自由的棋。就算从爱好者的角度看,这样围棋也会更精彩。 值得欣慰的是,自从AlphaGo下过本谱15刺以后,越来越多的棋手发现这步交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俗,很多时候,想刺已经来不及了。在最近的很多职业棋手的棋谱里大家已经开始尝试下这步棋了,毕竟进步是从勇于尝试开始的!...
第36手
第37手
本谱只有一步棋,黑37 !震惊世界的一步,甚至在屏幕上显示的那一刻,很多人认为棋谱出错了。 因为我裁判的工作主要是数棋,所以坐在棋盘前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,我想如此重要的历史对局,如果没有一篇观战记,那就太可惜了,虽然我并没有写观战记的经验,不过我的想法很简单,只是将比赛的气氛,棋手的情感波动,以及一些细微的动作等记录下来,这样也许可以更好的让大家感受对局当时的情景。 对于黑37,我当时的对局感想是这样写的, “这里!!!,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!”,“不过从大局看,也没什么不好的,毕竟方向是对的”, “AlphaGo特别注重子与子之间的配合,围棋怎么下都可以了!这步棋要火!”, “人是不敢下这里的,因为难度太大!但是AlphaGo可以,这也许就是AlphaGo的自信吧”。 观战时,这步棋对我的情绪影响非常大,从最初的不理解,到后来的震惊与享受,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围棋的一句谚语: “高者在腹,下者在边,中者占角” 。而现代围棋,因为水平的接近,以及比赛的压力等,大家更倾向于角部与边上的变化,而AlphaGo对中腹的掌控能力确实是独一无二的。或许通过AlphaGo,我们又可以向“高者” 这个概念迈进一步。 回到棋上,用最图像的方式给大家解释,黑棋37一子,与下边△标示的黑棋形成一个无形的网,黑棋立刻在中腹形成了潜力,虽然黑棋可能会帮助白棋在右边成空,不过因为白棋A位一子已经非常结实了,本来右边打入的意义也不大,当然将四路空送给白棋还是有所不舍,不过没有舍,哪里有得呢? 后来,当我回到DeepMind查看本局的相关资料,发现其实几手棋之前,AlphaGo最初的想法并不是37,而是变化图6。只是在白棋高拆二的时候,它才想到了这步棋,甚至所有数据显示,AlphaGo认为人类棋手是绝对不会下这步棋的,而变化图6是大多数棋手会选择的,不过AlphaGo很任性的认为,37更好! 因为今天下的比较慢,所以在黑37落子之前李世石就去抽烟了,回来还没有坐下,立刻就看到了黑37,先是一愣,接着笑了笑,坐下来,开始长考,从最初的神态轻松到后来的神情凝重,时间一点一点的往前走着。 ...
1  
0/5  ...
第39手
1  
0/7  ...
第63手
1  
0/3  ...
第79手
1  
0/5  ...
第11手
1  
0/45  ...
第15手
15刺,再次震惊世界!好俗的一手,几乎所有的围棋老师都会告诉你,这步棋不好,如果你下了,首先你会受到老师的批评,可是AlphaGo永远不会在乎别人的评价。 在提高围棋水平的路上,我们都需要经历学习的过程,学习定式、布局、棋形、方向等等,当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,我们还需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,可是要想达到宗师级的水平,这还不够!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,学习到的东西也同时束缚了我们的创造力,所以真正的挑战是摆脱所有之前知识的束缚,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棋里,摆脱所谓的 “对”与 “ 错”的观念,从而寻找围棋本质的东西,即子与子之间的联系与作用。或许这样才会达到我们所说的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吧。当然,AlphaGo也是从学习人类的基本围棋知识开始的,但是由于它先天的原因,AlphaGo永远不会被固有的思想所禁锢,一切只是以结果来决定,所以它可以更容易下出拥有创造力的棋。 在人类围棋历史上,我个人认为有两段历史有着决定性的意义。第一段,吴清源时代,吴清源大师的不凡不仅仅是那盘星、三三、天元的布局,而是他要告诉人们,围棋可以按照我们所想要的方式来下,毕竟那是一个只能下小目的时代。从此之后,围棋的布局百花齐放,我们所熟知的布局,例如中国流等等就是那之后开始流行的。但是,围棋很多定式与局部定型依然停留在一个完全理论的世界。 第二段,韩国流时代。这个时代并不一定是某一个人。从李昌镐开始,韩国棋手尝试将近代的定式进行大胆的改变,最初被冠以俗手,恶手等说法。不过事实胜于雄辩,随着对棋形的深入研究,大量的老定式被淘汰,我们发现很多老定式成立的原因仅仅是大师们曾经下过而已,往往很多变化存在着致命的弱点。在某种意义上,这也使我们摆脱束缚,下出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新定式以及新布局,例如现代的迷你中国流布局等等。归根结底,我们更加敢于尝试了。这应该是对围棋局部理解的一个飞跃。 但是随着网络的高度发展和进步,棋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,尝试与创新变得越来越困难,很多基本的理论知识我们还很难逾越,可是围棋毕竟很丰富,我们之前的理论都是对的么?或许AlphaGo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围棋史上的第三次飞跃!勇于尝试我们传统围棋理论之外的棋,下出属于自已完全自由的棋。就算从爱好者的角度看,这样围棋也会更精彩。 值得欣慰的是,自从AlphaGo下过本谱15刺以后,越来越多的棋手发现这步交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俗,很多时候,想刺已经来不及了。在最近的很多职业棋手的棋谱里大家已经开始尝试下这步棋了,毕竟进步是从勇于尝试开始的!...
第36手
第37手
本谱只有一步棋,黑37 !震惊世界的一步,甚至在屏幕上显示的那一刻,很多人认为棋谱出错了。 因为我裁判的工作主要是数棋,所以坐在棋盘前也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,我想如此重要的历史对局,如果没有一篇观战记,那就太可惜了,虽然我并没有写观战记的经验,不过我的想法很简单,只是将比赛的气氛,棋手的情感波动,以及一些细微的动作等记录下来,这样也许可以更好的让大家感受对局当时的情景。 对于黑37,我当时的对局感想是这样写的, “这里!!!,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围!”,“不过从大局看,也没什么不好的,毕竟方向是对的”, “AlphaGo特别注重子与子之间的配合,围棋怎么下都可以了!这步棋要火!”, “人是不敢下这里的,因为难度太大!但是AlphaGo可以,这也许就是AlphaGo的自信吧”。 观战时,这步棋对我的情绪影响非常大,从最初的不理解,到后来的震惊与享受,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围棋的一句谚语: “高者在腹,下者在边,中者占角” 。而现代围棋,因为水平的接近,以及比赛的压力等,大家更倾向于角部与边上的变化,而AlphaGo对中腹的掌控能力确实是独一无二的。或许通过AlphaGo,我们又可以向“高者” 这个概念迈进一步。 回到棋上,用最图像的方式给大家解释,黑棋37一子,与下边△标示的黑棋形成一个无形的网,黑棋立刻在中腹形成了潜力,虽然黑棋可能会帮助白棋在右边成空,不过因为白棋A位一子已经非常结实了,本来右边打入的意义也不大,当然将四路空送给白棋还是有所不舍,不过没有舍,哪里有得呢? 后来,当我回到DeepMind查看本局的相关资料,发现其实几手棋之前,AlphaGo最初的想法并不是37,而是变化图6。只是在白棋高拆二的时候,它才想到了这步棋,甚至所有数据显示,AlphaGo认为人类棋手是绝对不会下这步棋的,而变化图6是大多数棋手会选择的,不过AlphaGo很任性的认为,37更好! 因为今天下的比较慢,所以在黑37落子之前李世石就去抽烟了,回来还没有坐下,立刻就看到了黑37,先是一愣,接着笑了笑,坐下来,开始长考,从最初的神态轻松到后来的神情凝重,时间一点一点的往前走着。 ...
1  
0/5  ...
第39手
1  
0/7  ...
第63手
1  
0/3  ...
第79手
1  
0/5  ...
max0327 写于 2016-7-25 12:03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Jerry925 写于 2016-8-19 13:14
.........?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tonydm 写于 2017-5-17 12:24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願不離觀世音 写于 2018-5-20 10:19
為啥黑棋151不下在F10啊? 南無阿彌陀佛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wx_028537619434 写于 2020-2-14 04:43
ufo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罗桢子 写于 2020-2-27 04:16
评论中“李世石太笨了”是什么鬼。。。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cenfengrui 写于 2020-3-19 10:49
。。。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小马大哥 写于 2020-3-20 07:49
。。。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浣纱轻语 写于 2022-8-4 03:13
@願不離觀世音,下f10的话白可f9打,黑e8接的话白f12打后e14门吃,黑棋崩溃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
wx_5846249219128 写于 2024-1-18 02:58
好棋
已经删除,撤销 | 关闭